主办方:中国酒店产业综合服务平台
时 间:2025-04-05 18:18:45
地 点:北京
虽然仅靠一个部门主管机构的一两份文件就像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是不可能的,但从这一系列的文件可以看出,我国政府关于光伏的政策,正在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地迈进。
那么,该如何看待并解决这些困难?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替代的重要一环,在未来的发展中会为电力建设市场带来哪些机遇?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欧阳昌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通过冷热电多联供方式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综合能源利用效率高达80%以上,要高于大型燃气联合循环电厂60%及以内的利用效率。
在夏季和冬季高峰时段,天然气发电经常受供气不足的影响,这种局面短期内可能不会有所改观。天然气是一种优质、清洁的化石能源。积极有序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已成为我国重大能源战略,而新能源往往具有随机性、间歇性的特点,客观上需要一定规模的灵活调节电源与之相匹配。同时,国家从去年开始上调增量天然气价格,明年,存量天然气价格也要调整到位,而一些地区的上网电价或财政补贴联动没到位,这就造成了天然气发电大面积亏损。但是,目前我国天然气发电项目面临资源储量有限、发电成本较高等问题。
今后,原则上应限制发展大型燃气联合循环机组。记者:天然气在调整能源利用方式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天然气价格昂贵、储量有限,如何才能将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价值?欧阳昌裕:国家发展改革委多次发布天然气利用政策,国务院去年公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也明确提出了优化天然气使用方式的具体要求。时隔未久,光伏人对于这颗定心丸的呼唤有了回音,但心里却凉了半截。
此外,补贴资金依然来自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并由电网企业向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转付。这将促使一些高成本低效率小规模的企业进行重组,促进大型企业的资源优化整合,从而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如今欧盟双反大棒未落,国内扶持力度又低于预期,这对光伏行业无疑是雪上加霜。国家电网关于分布式清洁电源的并网新政发布以来,电价补贴的缺位始终让想尝鲜的人们望而却步。
可是,事实真是如此么?3 月初,来自美国皮尤慈善基金会的一份研究报告引发了各界关注。这与美国政府着力扮演的贸易 受害者角色显然大相径庭,对于其大搞贸易保护主义,无疑是一个自打嘴巴的回击。
虽然此举或许有助于电站运营商压减成本,但对于整个光伏电站行业而言,同样也意味着利润空间的压缩。笔者以为,目前电改的核心,就是要实现输电与售电分开,输电的不卖电。此次上网电价的下调,其实是国家对于光伏企业进行重新洗牌的一个策略和手段。国家为何一边高调扶持光伏产业,一边却又下调补贴力度?有分析指出,光伏企业长期以来享受高补贴的政策扶持,以至于出现了一哄而上的局面,已经到了必须整顿的境地。
私人向国家卖电无补贴 发改委下发的这份意见稿中,针对大型地面电站,按照光照条件不同将全国分成四类资源区,分区域制定上网标杆电价,改变了过去全国一刀切的1元/千瓦时标准,这也是光伏新政的题中应有之义。尽管就世界范围来看,光伏补贴下调是大势所趋,光伏业也不能成为扶不起的阿斗,但破除企业的政策依赖还有待电力体制改革及产业结构调整的推进,单兵突进不可取。独立的输配电价可以由政府制定出台,而上网电价、销售电价要完全放开,上网电价要与发电成本变化联动,使原料价格从根本上与电价并轨,传导到终端用户,并在市场作用下最终确定销售电价。也就是说,此前各界热议的私人向国家售电,仍只能按照当地燃煤发电标杆上网电价售出,无法享受补贴。
但另一方面,意见稿又鼓励市场化定价和竞价上网。虽然从长远来说,这一政策可营造更健康的行业环境,但短期内整个行业都会受到打击。
只有电力体制改革破冰,价格形成机制理顺,补贴问题才能获得最终的解决。这样一来,电网对于电力调配的垄断和制约就不复存在,而且上、下两头电价联动,电价补贴的作用也就自然弱化了。
改变电网统购统销的运行体制,出台独立输配电价,统筹推进输配电体制改革,形成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交易机制。但分布式自发自用的补贴力度显著低于预期,收益率严重偏低,表明国家对产业整合、促进成本下行的重视程度,高于对激活国内市场的重视程度,短期看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推广将面临较大压力。日前,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光伏上网电价的征询意见稿,补贴力度却很不给力,让光伏人寄予厚望的光伏新政含金量打折。补贴退位有待电力改革破冰 定高了,无效率;调低了,又不给力。笔者的担忧是,在今年这个电价补贴政策下,全年10GW的装机目标可能较难实现,主要是因为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推广进度可能低于预期;此外,意见稿要求电网要积极提供并网接入服务,但是又没有给出相应的经济激励和绩效考核措施,并网政策的执行力有待检验。而在分布式光伏发电方面,电价补贴价格定为0.35元/千瓦时,不但低于之前市场预期的0.4-0.6元/千瓦时,且仅限于自发自用部分,不包括余电上网。
美国为了搞贸易保护,有意夸大中国光伏对他们的冲击和威胁,我们大可一笑了之,犯不着信以为真、用这种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来安慰自己。其实,电价补贴机制的尴尬,折射的是电价形成体制的僵化。
如果以青海、新疆等西北地区来看,此次标杆电价已调降至0.75-0.85元/千瓦时,如果再稿竞价上网,中标者很可能连上述价格都不能保证。而目前的情况,经电网转手的补贴遭遇拖欠已经是家常便饭,有些企业可再生能源补贴甚至尚未发放。
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前几年中国光伏产品在欧美攻城略地,为何美国仍然能保持对华清洁能源贸易的顺差?这份报告中,美国人自己给出了答案:虽然中国在清洁能源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和组装方面具有优势,但美国在技术创新和企业家精神方面居于行业领导地位,占据了清洁能源产业价值链的高端,因此获得更多贸易优势。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中国企业还应在技术创新、产品升级方面狠下功夫,而不是一味强调这困难那问题;指望一辈子躺在政策扶持和财政补贴上睡大觉,中国光伏的复兴是没有希望的。
可喜的是,国家电监会副主席王禹民日前在接受采访时揭示了我国电改的路径。来自券商的的报告也指出,政府对于光伏发电的补贴力度不如预期,估计是想减少光伏企业对政策的依赖,并藉此把部分小型生产商淘汰这与美国政府着力扮演的贸易 受害者角色显然大相径庭,对于其大搞贸易保护主义,无疑是一个自打嘴巴的回击。国家电网关于分布式清洁电源的并网新政发布以来,电价补贴的缺位始终让想尝鲜的人们望而却步。
而在分布式光伏发电方面,电价补贴价格定为0.35元/千瓦时,不但低于之前市场预期的0.4-0.6元/千瓦时,且仅限于自发自用部分,不包括余电上网。如今欧盟双反大棒未落,国内扶持力度又低于预期,这对光伏行业无疑是雪上加霜。
虽然此举或许有助于电站运营商压减成本,但对于整个光伏电站行业而言,同样也意味着利润空间的压缩。可喜的是,国家电监会副主席王禹民日前在接受采访时揭示了我国电改的路径。
毕竟,补贴规模小将影响光伏电站项目的利润,间接影响对上游太阳能电池的需求。虽然从长远来说,这一政策可营造更健康的行业环境,但短期内整个行业都会受到打击。
但另一方面,意见稿又鼓励市场化定价和竞价上网。笔者的担忧是,在今年这个电价补贴政策下,全年10GW的装机目标可能较难实现,主要是因为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推广进度可能低于预期;此外,意见稿要求电网要积极提供并网接入服务,但是又没有给出相应的经济激励和绩效考核措施,并网政策的执行力有待检验。独立的输配电价可以由政府制定出台,而上网电价、销售电价要完全放开,上网电价要与发电成本变化联动,使原料价格从根本上与电价并轨,传导到终端用户,并在市场作用下最终确定销售电价。但分布式自发自用的补贴力度显著低于预期,收益率严重偏低,表明国家对产业整合、促进成本下行的重视程度,高于对激活国内市场的重视程度,短期看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推广将面临较大压力。
国家为何一边高调扶持光伏产业,一边却又下调补贴力度?有分析指出,光伏企业长期以来享受高补贴的政策扶持,以至于出现了一哄而上的局面,已经到了必须整顿的境地。如果以青海、新疆等西北地区来看,此次标杆电价已调降至0.75-0.85元/千瓦时,如果再稿竞价上网,中标者很可能连上述价格都不能保证。
其实,电价补贴机制的尴尬,折射的是电价形成体制的僵化。而目前的情况,经电网转手的补贴遭遇拖欠已经是家常便饭,有些企业可再生能源补贴甚至尚未发放。
也就是说,此前各界热议的私人向国家售电,仍只能按照当地燃煤发电标杆上网电价售出,无法享受补贴。破除政策依赖不可操之过急 看到这份意见稿,很多光伏人大摇其头。
尚德唯一一次就意大利电站事件做的披露是在2011年5月公布的2010年年报中,其中提到GSF旗下5家投资公司所有2.8MW电站项目正在被意大利布林迪西法院调查。...
陕西电子信息集团董事长田盘龙在讲话中全面分析了陕西省启动大型光伏电站建设的独特优势,深刻阐述了在当前全省保增长,促发展的大环境下,在全球光伏行业持续低迷的大背景下,启动大型光伏电站建设对于促进光伏产业...
本月27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召开媒体见面会,表示寻求中欧企业间的洽谈与合作是解决此次矛盾的最好途径。...